首页 > 读刊 > 正文

易地搬迁香菇产业扶贫基地奏响致富曲

时间:2020-12-31 15:18  [来源:中广中文网]  

本网讯:(章东丽) “老杨,你今年的菌棒发酵得怎样?”“好得很,没一袋被杂菌感染!多亏了政府帮咱们建棚子、送技术!”近日,在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产业扶贫基地,从大山深处搬来的贫困户正在管理着自己种植的袋料香菇,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桑坪镇异地搬迁小区的91户易地搬迁户,从大山深处搬来。为了使他们搬得出、住得住、能致富,该镇人社所积极协助政府争取项目资金,按照“长致富,短脱贫”的扶贫思路,在安置点附近建立了可容纳23万袋香菇产业扶贫基地一处,供搬迁户发展袋料香菇。该基地统一的供电、供水设施,科学搭建,使搬迁群众“拎包即可入住”,“入住即可发展”。

“在基地种香菇,政府提供技术,大家你攀我比,格外有劲。香菇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脱贫户禹建孟说。

禹建孟原来居住在离集镇十几里的磨沟村,山高路远,没有致富的产业。搬迁到集镇后, 在产业扶贫基地,他第一年种上了袋香菇,第二年就实现了脱贫。他越干越有劲,有开始的5个棚子发展到现在8个棚子。

“俺家虽然没有种植香菇,但是我们平时在基地干力所能及的活,也能挣得不错的收入!”在搬迁小区居住的洪光换夫妻俩正在给种植户剪香菇腿,喜悦同样写在洪光换的脸上。

洪光换夫妻俩患有长期慢性病,发展不了产业,夫妻俩就在基地里为种植户打工,接种、摘香菇、剪菇腿,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每人每天有80到100元的收入。

该镇产业扶贫基地,注重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有效做好扶贫产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机结合,吸引搬迁户到基地发展、就业。人社所积极和县农业局、菌办、职专对接,邀请有关专家对贫困群众进行产业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的劳动素质。21户搬迁户在基地种植香菇,18户18人搬迁群众在这里找到了长期就业路子,带动从业人员增收年人均2万元以上,临时用工高峰期可达100人。易地搬迁香菇产业扶贫基地,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产业、就业的平台。

责编:吴子梁

京颐科技助力阳西打造国家级紧密

餐饮新潮|全国首家全自动机器人

西峡县军马河镇中心学校 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