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北宅街道:构建“1+4+N”工作体系,绘就“文润北宅”善治画卷

时间:2025-10-30 15:55 来源:中广中文网
   自2024年以来,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主线,探索构建“1+4+N”文化社区工作体系,打造“崂记文明·文润北宅”特色品牌,推动文化服务精准落地、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治理融合的社区建设新路径。
   
   “1+4+N”体系筑基,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北宅街道建立健全“1+4+N”工作体系,系统推进文化社区建设。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化资源配送清单,整合街道各部门文化资源,形成资源互通、资源整合趋势,推动优质文化服务直达基层。
   “现在村里活动多了,内容也丰富,大家更愿意走出来、聚起来了。”华阳村的纪奶奶表示。街道组建起38人的“文化传送员”队伍,挖掘培育本土文艺骨干和村居能人,以“身边人讲家乡事”的模式开展常态化课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同时,北宅街道持续深化“崂记文明·文润北宅”品牌建设,开发“情暖樱花”“枝红北宅”系列文创产品,通过信息专报、微信公众号、社区报等平台广泛传播文明理念,累计发布相关报道500余篇,营造出浓厚的文明氛围。
   
   “一村一品”精准供给,构建全龄乐享文化生态
   围绕“分类施策、资源整合”原则,北宅街道系统梳理各村(社区)文化资源,构建“一村一品”特色研学营体系,开展年画、布艺、腰鼓等文化活动300余场。围绕红色传承、美德故事等主题,持续更新“视频+课件+读本+游戏”课程工具箱,推动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易参与。
   针对不同年龄群体,街道实施精准文化供给。为老年人定制国学养生课堂,参与超8000人次;为中青年开设家庭教育课程,覆盖1500余人次;为青少年打造爱国主题研学实践,吸引4500人次参与。通过分众化、互动化课程设计,构建起“全域可及、全龄乐享”的文化参与体系。
    “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形式也灵活,我们在文化广场、村委大院都能上课,特别方便。”兰家庄村毕阿姨表示。街道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40处阵地资源,开展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打造“流动式”文化服务模式,推动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文化融合治理,激发基层善治新动能
   北宅街道积极探索“文化+治理”融合路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通过创作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将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展演,在20余个村(社区)巡演,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在首届青岛赏花节期间,街道发起“村村樱花行”活动,组织居民制作手工樱桃花并进行义卖,将所得资金全部注入慈善基金,用于帮扶“老小残困”群体,实现文化学习与公益实践的有机结合。
   此外,街道将辖区好人好事改编成情景剧,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传递文明新风;在文化课堂中设置意见箱、治理墙,累计收集并推动解决居民诉求50余件,形成“小事课堂解、大事社区商”的治理闭环,文化正成为北宅基层善治的“柔软引擎”。
    
   下一步,北宅街道将持续深化“1+4+N”工作体系,以文化“两创”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崂记文明·文润北宅”成为更具辨识度、更富生命力的区域文化品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邱  宇

    相关内容

    返回电脑端网页>>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山东即墨: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

    客服QQ:1912035365 地址:北京市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大厦

    广电节目制作与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5699号

    中广中文(北京)国际融媒体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02-2020 中广中文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触摸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