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遗韵·有鱼大吉·传统文化展览”8月1日正式开幕,300年石鱼“游”进青岛天后宫

时间:2023-08-02 15:19 来源:中国民生新闻网(中广音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8月1日,由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青岛收藏家协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承办的“汉风遗韵·有鱼大吉·传统文化展览”在青岛天后宫正式开幕。展览中,青岛市胶东国际文化客厅带来了16件珍贵藏品。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免费展出一个月左右。
          
         2023年8月1日10时58分,“汉风遗韵·有鱼大吉·传统文化展览”在青岛天后宫正式开幕,由青岛胶东国际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琳致欢迎词,青岛民俗博物馆领导讲话,青岛收藏家协会杨宏书会长宣布开幕,随后各位领导、来宾移步至各展厅参观。
         
        据了解,此次展览,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不仅将《武氏祠》《海神出行·人物画像·人物和神仙故事》《楼阁宴居图·马上封侯·车马出行》等十余张历史底蕴厚重的拓片带至天后宫,以拓片中的形象、故事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了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更将有距今300多年历史的古石鱼原件也带到了展馆中。
         
         “石鱼材质由鱼鲕石雕琢而成,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仍旧形象逼真,油润发亮。根据民间传说和相关文献记载,这条石鱼曾是北京一所皇家寺院的法器和镇院之宝,民间还有着‘摸鱼头,平安;摸鱼背,康健;摸鱼腹,财富满满;摸鱼尾,好运连连’的说法。”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主席刘锡宁身穿印有石鱼拓片的衣服,生动有趣地向参展观众介绍着这百年石鱼。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的优秀历史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另一间展厅中,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带来了由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制作出的各种画作、摆件、贴纸等创意新颖的文创作品,吸引了众多前来参展的年轻游客。为了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感受,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还设置了沉浸式传拓工艺体验活动,在展厅讲解员认真细致地指导下,人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纷纷沉浸在这场传统工艺的学习制作中。
          
          前来参展的青岛市民李女士说道,“在展览里,我看到了古朴厚重、意韵悠长的百年石鱼,创新有趣的文创产品,还亲手体验了传拓工艺,这些都让我对中华优秀文化更加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天后宫是青岛的风水宝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出,让人们更加了解历史文化,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青岛胶东国际文化客厅经理王玉香说道。“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石鱼展出,将鱼文化和天后宫的妈祖文化有机融合在青岛的海洋文化当中,也为青岛市民和全国各地来到青岛的朋友送上满满的祝福,祝大家吉庆有余,有鱼大吉。”
         (刘雨欣)

    相关内容

    返回电脑端网页>>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路遇行人情况危 青岛胶州市阜安街道杨刚见义勇为勇相助
    下一篇:青岛崂山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十五周年暨修订一周年宣传活动

    网站首页

    客服QQ:1912035365 地址:北京市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大厦

    广电节目制作与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5699号

    中广中文(北京)国际融媒体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02-2020 中广中文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触摸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