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2023年质量奖获奖项目名单出炉,中交一航局二公司6个项目荣获优质工程奖。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新建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湖北金控大厦)结构形式为钢管混凝土柱+核心筒混合结构,高度176.95米,地上40层,地下3层,裙楼4层,总建筑面积为13.45万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是一航局首个EPC超高层项目。竣工运营以来,已成为华中金融城地标建筑之一、华中地区金融中心,受到入驻企业的一致好评。
项目团队坚持策划引领,成立质量管理和创优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质量目标和创优目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结合BIM技术、智慧工地系统和标准化质量样板间,助推项目信息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创新实施质量通病防治分级管理,明确防治措施,采取不同检查频次,实现动态管理、科学防治,获得业主和质监单位表扬并推广。安装智慧工地系统,用以科学指导现场施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管控工作。加强过程中应力监测及沉降观测工作,强化与高校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主体应力观测及质量管控。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绿地·凤栖澜玥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项目共计13栋楼,地上为住宅,地下为设备用房和地下停车库,单体建筑最高99.8米,总建筑面积30.01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交付,多次获得业主表扬信及主管部门通报表扬。
项目团队加强前期技术策划,列出项目施工难点、特点,制订针对性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紧紧围绕“试验先行、测量先行、样板引路、首件验收”主题,采取一系列有效质量管控措施,抓落实、讲实效,发挥项目部管理人员质量主体作用。运用BIM技术辅助设计,BIM5D工程快速算量,提高算量效率。实行BIM+智慧工地平台,便于了解现场相关施工信息,掌握施工动态,随时随地查看项目质量安全问题情况统计。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中交尚城18号地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巫家坝片区,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1.35万平方米,由一栋超高层办公楼、三栋高层办公楼、三栋高层住宅楼、一栋单层商业及两层整体地下室组成,其中1号楼超高层是一航局在云南首个超高层项目。项目地处昆明新建巫家坝片区CBD商务区,为昆明的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项目团队坚持“样板引路、策划先行、典型施工、验收管理”质量管理思路。将工程管理制度、标准做法、建造标准转化为实体样板,推动工程管理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执行、落地。设置工法样板展示区,规范施工管理标准,提升工程实体质量。制定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召开质量通病预防整治专题会,邀请质监站、建设、监理单位专家召开讲座及现场交流,提升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水平。采用Revit软件建模,优化后组织施工,实现缩短工期、降本增效。现场设置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二维码扫描区,方便现场人员随时下载学习,做到质量可视化。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位于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码头长545.5米,为沉箱重力式结构。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5万吨级和10万吨级通用泊位各1个。码头建成后,进一步满足董家口港区吞吐量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全面开发董家口港区、提高青岛港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项目团队坚持“策划先行,样板引路,验收把关,过程纠偏,重视创优,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思路,全过程加强质量监督,落实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沉箱预制采用整体钢筋网片吊装工艺,沉箱出运采用胶囊台车顶升运移大型沉箱专利技术,沉箱出运安装采用公司沉箱顶部无人加水技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设计沉箱、胸墙浇注二维码,直观了解沉箱、胸墙的浇注及验收情况,高效便捷地对现场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强化现场管控力度,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中山东路(新津河—莲凤路)道路桥梁及配套项目,是连接汕头城区与东海岸新城的重要通道。中砂大桥是中山东路(新津河—莲凤路)道路桥梁及配套项目控制性工程,中砂大桥全长1325米,主塔为白海豚造型。项目的建成,解决了汕头市中心城区与东海岸新城之间的地理阻隔,完善了交通路网结构,拉动了片区发展。
项目团队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和创优领导小组,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创优策划。重视BIM技术应用,成立BIM工作小组,利用BIM技术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集成化、常态化应用体系,体现一模多用特点,应用于施工与基坑分析等各个阶段,对桥梁主体结构、桥梁主塔段、钢箱梁等进行合理优化,提高施工工效,降低安全风险。严格落实执行原材进场报检、技术交底、首件制度、“三检制”验收等制度,加强各分项工程质量过程控制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不断推进施工工艺、工序标准化,确保工程质量。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余杭高架项目位于杭州余杭区、临平区境内,为国道老路改扩建项目,在现状地面道路中间新建高架桥梁。项目属于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设施,主线全长34公里,是浙江省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城市高架道路。项目通车标志着余杭、临平两区将正式开启“高架通勤”时代,对于方便沿线百姓出行,完善杭州城市路网,串联杭州都市区,助力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团队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三检制、安全技术交底等制度,并积极开展QC、科研等技术质量活动,坚持“方案、技术交底先行,重点抓现场过程管控”原则,以先进技术降低施工质量风险。坚持打造“品质工程”“平安工程”,高目标、高标准推进项目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配置智能化、信息化设备设施,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实体质量。
编辑 邱 宇 通讯员 孙潇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