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推荐人选|修霞:以爱心为炬 照亮学生的成才之路
时间:2025-08-04 19:05 来源:中广中文网
修霞,教授,现任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智能制造专业带头人。兼任鲁东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特邀评审专家,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评审专家,山东省“数字+”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山东省汽车工程学会会员。先后被学校表彰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最美教师”,2024年被青岛市表彰为“优秀教师”。

一、深耕教学,创新教学结硕果
“讲台是我的阵地,学生是我的牵挂。”这是修霞常挂在嘴边的话。自执教以来,她先后承担《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多门核心课程教学,其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于2024年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她创新采用“项目驱动+实践操作”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机械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动手实验,让学生在拆装模具、测量精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修霞更是不遗余力。2016年,学生崔久龙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从草图绘制到三维建模反复打磨作品,最终摘得全国大赛二等奖;2019年,杜善威团队的智能汽车作品因转向精度问题陷入瓶颈,她连续一周泡在实验室,陪着学生调试传感器参数,最终助力作品获省级二等奖。
二、勇挑重担,专业建设显担当
“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担当。”修霞在担任教学副院长工作中,始终把专业、教学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每一项工作。2016年,机械工程专业申报山东省特色专业,修霞临危受命牵头建设。她先后走访山东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取经,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那段时间,她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到实验设备采购清单制定,每一项都亲力亲为。最终,该专业成功获批省级特色专业,连续多年获评校级优秀团队,学生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2023年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期间,她化身“多面手”:白天组织教师打磨教案、整理试卷,晚上抽查课堂录像、梳理评估材料,甚至带领团队开发实验教学软件提升效率。同事们说:“有修老师在,再难的任务都能啃下来。”
三、教研相长,学高为师作表率
“学高方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修霞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与科研中双向精进。在指导青年教师何丽楠时,她逐字修改论文、推荐期刊发表,助力其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她常对年轻教师说:“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将专利技术融入《材料力学》课程,用课题案例讲解机械设计原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践力量。这种“教研相长”的理念,让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

她先后主持山东省一流课程和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各1项,省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EI等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奖1项,获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20余项,省级奖项70余项。

四、情系学子,亦师亦友暖人心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修霞坚信,教师的爱心能照亮学生的成长路。曾有一名学生因失恋一蹶不振,她连续两周与其谈心,从专业前景谈到人生价值,不仅帮学生走出阴霾,更引导他投身学科竞赛,获省级奖项。如今,每逢节日,她都会收到毕业学子的问候:“老师,希望我们的感恩能让您觉得自豪。老师,有你真好,你是我们永远的幸福!”
一直以来,修霞时刻以名师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服务、爱护学生,倾听学生呼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办实事,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在教育教学中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她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从课堂上的循循善诱到赛场边的加油鼓劲,从科研中的严谨专注到生活中的温暖关怀,她用17年的坚守诠释着“师者匠心”。正如她所说:“我愿做一束微光,照亮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人生之路。”
责任编辑:邱 宇


一、深耕教学,创新教学结硕果
“讲台是我的阵地,学生是我的牵挂。”这是修霞常挂在嘴边的话。自执教以来,她先后承担《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多门核心课程教学,其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于2024年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她创新采用“项目驱动+实践操作”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机械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动手实验,让学生在拆装模具、测量精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修霞更是不遗余力。2016年,学生崔久龙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从草图绘制到三维建模反复打磨作品,最终摘得全国大赛二等奖;2019年,杜善威团队的智能汽车作品因转向精度问题陷入瓶颈,她连续一周泡在实验室,陪着学生调试传感器参数,最终助力作品获省级二等奖。

二、勇挑重担,专业建设显担当
“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担当。”修霞在担任教学副院长工作中,始终把专业、教学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每一项工作。2016年,机械工程专业申报山东省特色专业,修霞临危受命牵头建设。她先后走访山东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取经,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那段时间,她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到实验设备采购清单制定,每一项都亲力亲为。最终,该专业成功获批省级特色专业,连续多年获评校级优秀团队,学生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2023年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期间,她化身“多面手”:白天组织教师打磨教案、整理试卷,晚上抽查课堂录像、梳理评估材料,甚至带领团队开发实验教学软件提升效率。同事们说:“有修老师在,再难的任务都能啃下来。”
三、教研相长,学高为师作表率
“学高方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修霞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与科研中双向精进。在指导青年教师何丽楠时,她逐字修改论文、推荐期刊发表,助力其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她常对年轻教师说:“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将专利技术融入《材料力学》课程,用课题案例讲解机械设计原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践力量。这种“教研相长”的理念,让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


她先后主持山东省一流课程和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各1项,省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EI等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奖1项,获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20余项,省级奖项70余项。


四、情系学子,亦师亦友暖人心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修霞坚信,教师的爱心能照亮学生的成长路。曾有一名学生因失恋一蹶不振,她连续两周与其谈心,从专业前景谈到人生价值,不仅帮学生走出阴霾,更引导他投身学科竞赛,获省级奖项。如今,每逢节日,她都会收到毕业学子的问候:“老师,希望我们的感恩能让您觉得自豪。老师,有你真好,你是我们永远的幸福!”

一直以来,修霞时刻以名师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服务、爱护学生,倾听学生呼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办实事,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在教育教学中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她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群众中起表率作用。

从课堂上的循循善诱到赛场边的加油鼓劲,从科研中的严谨专注到生活中的温暖关怀,她用17年的坚守诠释着“师者匠心”。正如她所说:“我愿做一束微光,照亮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人生之路。”
责任编辑:邱 宇
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