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 助餐服务守护老年人幸福“食”光

时间:2025-04-23 08:45 来源:中广中文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助餐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青岛市即墨区在助餐服务上持续探索,通过扩面提质、组合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助餐新路径,让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乡村烟火 党组织领办温暖食堂
 “大叔大姨,食堂就要开饭了,一会过来啊。”
 每日,当灵山街道牛齐埠村养老服务站徐徐飘出饭香,随之而来的吆喝声便由此传来。这在即墨各个党组织领办的助老食堂里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仅是灵山街道,通济新区开元村养老服务站、北安街道兰东村养老服务站......农村助老食堂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办。
   
  据了解,这些助老食堂都是由村庄“两委”成员带头,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而建成运营的,无论是从食堂的选址建设,还是到食材的采购,饭菜的烹饪,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红色”关怀。“针对不方便出门的老人,我们还可以提供配送服务,老人或者子女通过手机“点单”,我们的配送人员就能及时把热乎可口的饭菜给老人送到家门。”灵山街道牛齐埠村养老服务站负责人毛方正说。
   闲置场所、钱款物资、志愿力量......村庄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让助老食堂升起的烟火气息,为老人增添更多幸福滋味。吃着热乎可口的饭菜,唠着家常,老人们在这里欢声笑语不断。
   城市温情 餐饮学校爱心套餐
  “老伴,我看今天小区食堂群里发的菜谱,有你最爱的红烧鱼,中饭咱下楼吃”。
  在即墨区通济街道和平社区,依托餐饮培训学校连锁运营的助老食堂,不仅为社区助餐服务注入了新活力,也为老年人带来了全新的助餐体验。
   “为了助老食堂的可持续运营,更为给老年人提供优质、暖心的助餐服务,今年来,我们结合城市社区的特点,探索实践多样化、创新化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得到老人的一致认可。”即墨区民政局老龄和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李孝涛说道。
   
   软烂的红烧肉、清淡的蔬菜汤、营养丰富的清蒸鱼......餐饮培训学校充分发挥专业的师资队伍优势,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健康需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一份份丰富多样、健康美味的营养套餐,每天都会吸引很多老人前来就餐。
   双向联动 工厂厨房暖心配送
   而即墨区北安街道在服务老年人用餐方面则另辟蹊径。他们有效联动辖区干净、成熟的工厂厨房,为周边老年人制作并配送助老餐品。
  “我们选择的工厂厨房有着成熟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卫生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能实现高效的配餐服务。”北安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主任徐秀香说道。
  每天中午,热气腾腾的助老餐会准时送到老人家中。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这种配送服务解决了他们外出就餐的大难题。老人们在家就能吃上新鲜、热乎的饭菜。
 同时,北安街道办事处还建立了反馈机制,根据老人的意见不断调整菜品和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餐饮需求。
 工厂厨房与街道的双向联动,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让助老餐的覆盖面更广、更可及。
“目前,即墨区已有3.3万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到了助餐服务,累计服务老年人147万人次。未来,即墨区将继续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断探索新型助餐模式,不断优化助餐服务质量,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幸福‘食’光。”即墨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周志民说。(王志国)

    责任编辑:邱 宇
 

    相关内容

    返回电脑端网页>>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青岛崂山:文化“两创”培育传送员,文化送到家门口、送进心坎里!
    下一篇:青岛莱西沽河街道:开展“青春之声·诗韵沽河”青年尖兵朗诵比赛活动

    网站首页

    客服QQ:1912035365 地址:北京市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大厦

    广电节目制作与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5699号

    中广中文(北京)国际融媒体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02-2020 中广中文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触摸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