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青岛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稳步推进基层中医药综合改革

时间:2023-12-19 07:16  [来源:中广音视]  
       12月1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情况。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薄涛,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国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邢晓博出席发布会。
       
        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基层医疗是 卫生健康事业的“网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群众看病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目前,全市已建成28家社区医院、16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有102家镇街卫生院、1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433个一体化村卫生室,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基层机构建设
      全市100%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31%达到国家  推荐标准,今年新增36家已通过国家推荐标准省级评审;3433个一体化村卫生室配齐重点人群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519个中心村卫生室配齐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分析仪等设备。 
       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出台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老年乡村医生补助政策,提升乡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全面落实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学生免试注册乡村医生制度,持有大专以上学历以及持有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总人数占比达到了68.5%,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培树基层名医和特色专科
        三年来共建成150个基层特色专科,选拔培养出15名“齐鲁基层名医”、100名“岛城基层名医”,设立240个名医基层工作站,不断满足患者个性化就医需求,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方便。
        推进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优化建设16个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6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覆盖3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青大附院与市南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设“共管病房”,市立医院与莱西市合作推进县、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建设30个重大疾病专科联盟;建成医学影像、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72个诊疗中心,完成远程影像和远程心电诊断4.4万余人次,集中供应消毒产品3万余件,初步实现了“大病不出区市、小病不出镇街”,基层居民就医服务更高效、便捷和安全。
        提高补助标准,规范服务管提高补助标准,规范服务管理
        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逐年提高,从2018年的56元提高到2023年的89元。在全市范围内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已建成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督导管理平台,实现了随访数据的自动采集,促进了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截至11月底,共为106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健康体检等服务,体检率接近70%。为60万名0-6岁儿童、4.9万名孕产妇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
        加快发展妇幼健康服务
       59家助产机构、13家市和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和近300家基层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免费婚孕检、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听力和遗传代谢病筛查、农村和城镇低保妇女“两癌”筛查、新婚女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筛查、适龄女生预防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等12项惠民项目,夯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最大限度保障妇幼、母婴健康安全。
        持续推进预防接种服务智慧化升级
        上线“预防接种地图”,提供全市接种点信息查询;依托“琴岛微苗”微信服务号或“金苗宝”APP,实现在线建档、预约接种,学龄前儿童信息绑定率从9%提高到90%,有效减少了候诊时间。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
          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7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全面推行老年人“健康照护”管理,实行家庭医生、医保门诊统筹和居家医养“三约合一”实名制签约服务;全市95%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立老年医学科,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老年人就医享受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六优先”服务。 
        
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
       全市共有城乡集中式供水单位2366家,另有现制现供饮用水信息登记设备2297台。设饮用水监测点255个(其中城区83个),每季度对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严肃查处并曝光水质不合格等违法行为,有效保障全市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打造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健康环境促进等16项专项行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5.29%,比2022年提升3.12个百分点。
      创新服务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首创“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以慢病分级诊疗为切入点,依托医联体,整合资源、构建“三高”分层分级管理体系,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建成三高中心14家、三高基地134家、三高之家995个。
      市办实事“三高一慢”健康服务包成效国内领先
     今年在“三高共管”的基础上拓展慢病服务范围,率先将慢阻肺筛查列入“市办实事”,探索慢阻肺患者一体化诊疗路径,出台了国内首个地市级慢阻肺筛查技术方案、全程质控规则,“三高”并发症筛查完成38.7万人,慢阻肺初筛完成251万人,肺功能检测完成34万人,三高共管家庭医生签约规范管理19.3万人,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体系完整度均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

       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
       青岛市坚持“三医联动”“三约合一”,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门诊统筹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机融合,签约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开展“互联网+”签约服务,推行网格内“十公开”,启动家庭医生入户大走访及健康宣教活动,通过入户、入小区、入“功能社区”等多种形式,走访居民238.1万户,发放“一封信”232.8万份、“联系卡”232.4万张。全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了75%以上。

      深化基层便民惠民举措,其中预约号源下沉、基层机构延时服务、慢性病长处方等落实情况均领先并优于全省水平和国家标准。目前全市能够开具慢病长期处方、推行“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临床专业人员在门诊值守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00%。上述举措自今年9月份实施以来,已有3859人次已通过家庭医生(团队)进行提前预约,开具慢病长处方12.2万份;各区市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接诊数量达到48.5万人次,延时服务时间内全市共接诊患者7.26万人次。
      坚持守正创新,中医中药在基层焕发新光彩
      制定出台《推动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2-2025年)》,稳步推进基层中医药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成173个国医馆、其中61个精品国医馆,打造100个中医特色村卫生室,全市100%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9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服务能力居全省前列。
      建立市、区(市)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开展精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将“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上门服务,服务半径拓展到潍坊等胶东半岛城市,累计受益群众达5.73万人次。
       编写《青岛市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导读》,上线中医体质辨识免费自测系统,市民可结合自身体质自我检测并进行自我保健。升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汇集中医药特色突出的197家医疗机构,实现服务信息精准查找和地理位置一键导航。
        创新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试点中医药“艾进万家”“清澈崂山”“青少年神志病中医药干预”等项目。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义诊、科普巡讲等各类活动172场次,惠及群众1.5万人次。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强化医防融合服务能力,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重点人群为主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广大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青岛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层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神

前列腺W点保健术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