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社区 > 正文

威海市海高园:社区“小鲁班”妙手回春,文化传承点亮和谐邻里

时间:2025-05-12 17:43  [来源:中广中文网]  
   在威海市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合悦社区,活跃着两位退休老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双双巧手和一颗颗热心,默默守护着社区的和谐与美好。他们,就是被居民们亲切称为“小鲁班”的志愿者王岱军。近日,他们凭借精湛的手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功化解了社区椅子损坏的“危机”,为社区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匠心独运,技艺传承 鲁班,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被誉为“木工之祖”。他的名字叫公输班,因其技艺精湛,世人尊称他为“鲁班”。而在合悦社区,也有这样一位“现代鲁班”——王岱军。他是信用社自来水家属楼的楼长,也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热心人。无论是损坏的桌椅板凳,还是小区的环境卫生,只要经他之手,总能焕然一新。居民们对他敬佩有加,亲切地称他为“小鲁班”。
    
   王岱军的热心和技艺,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维修中。在社区前期没有基础物业的时候,他就主动承担起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的重任。即使后来港城物业加入,他依然坚持为小区的整洁贡献力量。前不久,自来水家属楼找回丢失的楼号牌,王岱军更是主动帮忙固定,确保楼号牌安装牢固。他的这些举动,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也彰显了他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巧手相助,共筑和   近日,威海市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合悦社区在清点固定资产时,发现邻里会客厅和二楼活动室的椅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椅子是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帮手”,它们的损坏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不便。如何尽快修复这些椅子,成为摆在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社区第二网格长在走访过程中,想到了“小鲁班”王岱军。于是,社区主动联系了王岱军,说明了椅子需要维修的情况。王岱军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下来。不仅如此,他还邀请了他的老伙伴——京润石材楼长姜学全,一起加入维修队伍。
    
    王岱军和姜学全背着装满工具的楼长包,带着专业的维修工具来到了社区。他们仔细检查了每一把椅子,发现椅子的小桌板需要配合内六角螺丝钉和垫片。社区迅速采购了相关维修器材,两位“小鲁班”便开始大展身手。
电钻、锤子、螺丝刀……各种工具在他们的巧手下,仿佛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他们时而专注地拧着螺丝,时而认真地敲打着桌板,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精准。经过 一番努力,一张张“新”椅子应运而生,仿佛焕发了新的生命。
    在维修过程中,王岱军不小心划伤了手指。社区工作人员立即拿来碘伏和创可贴,为他清理伤口。王岱军却笑着说:“没事,小伤,不耽误干活。”在大家的坚持下,他才配合工作人员清理了伤口。
    
    退休不褪色,奉献暖人心 一个上午的时间,王岱军和姜学全就为社区维修了16把椅子。下午,他们又转战热茶暖语邻里会客室,继续维修另外2把椅子和损坏的办公桌抽屉。面对社区的感谢,两位老人谦虚地说:“我们虽然退休了,但还想为社区和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一下自我价值。”
    王岱军和姜学全的善举,不仅解决了社区的“椅子危机”,更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鲁班文化中精益求精、匠心独运的精神,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威海市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合悦社区通过发掘和宣传“小鲁班”的故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构建和谐社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了力量。
    
    王岱军和姜学全,他们就像社区里的精神灯塔,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他们是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更是鲁班文化传承发扬的社区“小鲁班”。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点赞!(张学龙 通讯员 张琳琳)


      责任编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贝壳风铃吹响彩礼改革新风 ---崂山

威海市海高园:社区“小鲁班”妙

青岛莱西河头店镇开展“有害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