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的一天,家住胶州市里岔镇董家村的董先生刚刚退伍返乡,为了方便照顾家中年迈的父母,打算在父亲原来的小超市内申请打造一家小型餐饮店。拿着准备好的材料来到里岔镇便民服务中心,经过前台服务人员的引导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进行办理业务。
窗口工作人员温和地对董先生说:“董先生您好,首先这个营业执照上的的经营者不是您的名字;第二,这个营业执照上的名称是超市,如果要做饭店的话,原来这个名字就不太合适了,需要改一下名字;第三点就是我核对您的纸质营业执照,这个经营范围是尚未包含‘餐饮服务’或‘食品销售’这一项。根据有关规定,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前提是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包含相关内容,所以经营范围也是需要变更的。”董先生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有些焦急:“这个经营者的是俺爹,我可以不可以代办?如果要改名字的话可不可以用原来的名字?我还得带着老人来现场办理?这得耽误多少时间?”
“董先生您别着急,如果不变更经营者的话,这边可以教您怎么在手机操作完成电子签名,就不用再跑一趟回去拉老爷子了,您回家签名也是一样的。这边先给您办理的业务,您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由于这个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可以现场勘验或者实行“掌上办”,实现线上远程视频勘验。由于像您说的那样,原来是做超市的,所以这边在5个工作日内会联系您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一起,需要重新看一下您们店面的最新布局是否符合条件,所以在这期间将咱们店面按照咱们《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办事指南》上的要求整改,等到现场勘验的时候顺便将您的营业执照送过去。您看看这种解决方案行不行?”前台工作人员随即解释道:“我们大厅已经推行了‘一站式’办理改革,针对像您这种情况的,我们有专门的联动办理流程,通过内部流转机制,将信息同步推送至后台审批岗位,随时根据问题的不同,找到最优解决路径。”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俺爹年纪大了,大姐又远嫁到了河南,我就想着退伍回来留在老家照顾老的,这不餐馆还急着装修开业,要不是恁这边这个“一件事”,一下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还不知道得费多少事来,俺村来微信群发过你们这个“一件事”,自己不用也没多关注,这回自己使上了,真心觉得是为咱们老百姓办事”董先生感激地说。
胶州市里岔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自年初开始,镇级入驻了‘开办餐饮店’、‘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残疾人服务’、‘申请公租房’4项,为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策的提升,至今 为止共办理120多件,多以‘开办餐饮店’‘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为主。为进一步把“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更接地气,今年9月份,镇便民中心还在每一个自然村开展了《针对便民服务征求意见》调研,从群众最关心的办事项包括哪些、办理时间、办理地点、全镇4处村级便民服务点工作内容及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摸底调研,收集了近百份调研表格,充分了解到更多的宣传、办理的方式举措,可以在辖区内更好,更便捷让群众受益。同时,为真正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结合“一镇一业”,创新摸索符合里岔特色的亮点工作,归纳整理了全镇预制菜赛道协助企业办理的11个事项,并开创了‘敲门服务+入户办’服务形式,服务范围不仅涵盖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上级下放的118项事项清单也可以多形式办理。下一步,里岔镇将继续通过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敲门服务+入户办’服务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近年来,胶州市里岔镇便民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推行一站式服务,通过“三看三定”工作路径,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结合“一镇一业”,打造突出里岔特色“‘里’刻办”服务品牌,深入打造“12311”便民服务体系,构建起“1个综合便民服务中心+4个新村便民服务站+101个帮办便民服务直通车”三级便民服务矩阵,组织优秀的办理人员和网格员到村庄走访,进行现场答疑、政策解读、接受咨询等活动,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切实倾听“民声”,取得了良好的服务触角的延伸效应,聚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张学龙 通讯员 郑瑶瑶)
责任编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青岛莱西河头店镇开展“有害垃圾
胶州市司法局铺集司法所走进大屯
市北区滨海社区开展“学思想 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