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举行非遗漆扇技艺培训班开班仪式暨首期授课活动,特邀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非遗传承人赵芹老师进行现场教学。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文化交流处)处长刘学琴、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研究辅仁书院秘书长付晓琳、所分管领导出席活动。

漆扇作为我国传承两千余年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天然大漆为原料,经髹漆、彩绘、镶嵌等数十道工序精心制成,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审美记忆与深厚文化底蕴,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鲜活载体。通过漆扇制作,戒毒人员能够在专注细致的工艺实践中缓解焦虑情绪,培养专注力与自制力,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归属感与生活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化人、塑人的戒治目标。

赵芹老师以“理论讲解+作品展示+实操指导”三维教学模式,帮助戒毒人员逐步掌握漆扇制作技艺。理论讲解,介绍了漆扇的历史起源以及山东漆扇工艺的独特风格与传承脉络,结合图文素材,讲解了天然大漆的特性、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髹漆、彩绘等关键工序的操作要领与注意事项。作品展示,从明代的“螺钿镶嵌扇”到清代的“百层叠雕扇”,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形象与细腻的工艺质感,让戒毒人员们深切感受到漆扇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实操制作,通过完整操作示范,演示了髹漆时的手势控制、力度掌握以及漆层均匀涂抹的技巧,并针对“漆层过厚”“图案勾勒歪斜”等问题一对一指导,耐心纠正操作姿势,细心讲解改进方法。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戒毒人员积极参与、专注投入,在亲手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耐心打磨中重拾重塑积极心态。

此次活动是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践行“文化育人、以技润心”戒毒教育理念的现实举措,也是探索“非遗+戒毒”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下一步,将持续加强与文化机构、专业院校和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持续开展非遗项目引入,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为戒毒人员重塑新生、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通讯员 陈晓邦)
责任编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