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搭建合作平台 双“新”携手破解 发展瓶颈​

时间:2025-08-12 19:57  [来源:中广中文网]  
   为切实解决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供需失衡问题,将服务企业发展的举措落到实处,近日,市运输中心会同滴滴、大通等1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赴小青龙新能源赋能平台开展专项联动工作,在破解网约车过质保期维修难题的同时,为具备技术优势的新能源维修企业打通市场渠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除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外,青岛市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也异军突起,他们掌握新能源三电维修核心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自主研发的多项维修技术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然而,受限于信息壁垒等因素,难以与有需求的企业建立有效对接,导致该部分新能源维修企业面临着“有技术缺市场”的困境。另一方面,青岛市自2017年将网约车纳入《青岛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有新能源车辆从事网约车行业,历经近十年发展,新能源车辆占比已超过90%,其中大量在营新能源网约车已过质保期,面临“维修渠道不畅、成本控制乏力”困境,维修保养难题逐渐凸显。针对这一“供需错位”现象,市运输中心主动下沉企业,精准对接供需两端,组织网约车平台公司实地考察小青龙新能源的维修车间、检修中心,详细了解其电池维修技术能力、质量管控体系及收费标准;同时,协助维修企业梳理服务清单,针对网约车运营特点优化维修方案,推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售后保障机制。通过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双方就维修周期、质保承诺、应急响应等具体事项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市运输中心的牵线搭桥让我们的技术优势有了用武之地,仅对接会当天就收到多份维修需求意向。”小青龙新能源负责人难掩激动。而网约车企业也纷纷表示,专业维修企业的加入,为车辆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下一步,市运输中心将持续跟踪协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问题,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对接机制,助力本土维修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通过精准服务为构建高效畅通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通讯员:陈相艳)

     责任编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探索“TIR+跨境电商”新业态 上合示

搭建合作平台 双“新”携手破解

青岛城运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快速